搜索家庭日记:
日记分类: 常用标签:

孩子自言自语不是病

Public bless 写于 2012-12-03

 
有些妈妈经常发现孩子在玩玩具、看书时嘴巴里不停地在说什么,可是旁边并没有其他人,这是为什么呢,孩子不会有问题吧?
 
 
孩子为什么会自言自语?
 
孩子的自言自语,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年龄特征之一。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,发现儿童在6、7岁以前,处于一种思维的自我中心状态。在这种状态的支配下,孩子在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时,通常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,而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,意识到他人可以有不同的想法。所以,孩子以为别人理解他,就像他理解自己一样。在玩玩具或做游戏时,哪怕是独自一人也好,与几个小伙伴在一起也罢,自言自语其实是自我中心思维的流露。
 
孩子自言自语有什么作用?
 
孩子自言自语的作用不是单一的,而是多方面的。最常见的是自言自语有帮助孩子调节行为的作用,比如说孩子在搭积木遇到难处时便会自言自语,这有助于他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。此外,孩子还将自言自语当作一种词句的刺激、游戏和娱乐,或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、经验与思维。  尽管自言自语是学龄前儿童的一种普遍现象,但它与孩子的性格特点、智能水平、性别等因素关系依然十分密切。平常比较孤独的孩子,一般自言自语比较少;相反,交际型的孩子自言自语较多。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孩子,较多使用自言自语;词汇丰富的孩子,自言自语使用的频率较高。
 
 
如何对待孩子的自言自语?
 
发现孩子经常自言自语,不必担忧,但是这是她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,也是她学习语言的有利时机,可以善加利用:
 
要多跟孩子说说话,可以随时随地告诉她一些常识:这是什么,那是什么干什么用的,我为什么这样做…… ,时而给孩子提一些她力所能及的简单的问题,让她自己思考并作出回答。  讲故事可以增强孩子思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,也是训练语言的好途径。讲完故事要让孩子谈谈自己的想法,可以请她来给故事设计不同的结局,还可以先帮助他一起把故事简要地复述出来,最终达到独立讲述的程度。
 
(本文来源:网易亲子 ) 

类别:全世界的宝宝 | 标签: 无标签


0 条评论
添加评论